多地抢建资源循环集团,废旧汽车、家电回收竟成风口
2025-05-16 11:30:37

2025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继2024年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横空出世后,各地纷纷跟进,积极谋划组建本地资源循环集团,一场围绕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展开。其中,河南在资源循环集团组建方面的新动作,成为近期行业关注的焦点。

01

河南省级资源循环集团加速落地

4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家电拆解补贴分配政策,组建省资源循环集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建设,培育一批机电产品再制造和废钢铁、废铜铝加工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条件企业。标志着河南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将加速布局。

这一动作与2024年河南省发改委“筹建省级循环经济产业集团”的规划一脉相承,标志着中部地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从背景来看,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强省,资源消耗量巨大,同时产生的废弃物数量也相当可观。去年河南省印发的《河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到2027年,全省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秸秆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2.5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5%;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2500万吨;报废汽车年规范回收拆解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年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河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存在分散、低效等问题,一些可回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组建省资源循环集团,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集团将整合全省范围内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一方面,通过制定合理的家电拆解补贴分配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工作,提高废旧家电的回收率和拆解效率。另一方面,该集团可以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在试点城市建立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实现再生资源的集中收集、分类和运输,降低回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河南省级资源循环集团的组建,将进一步整合省内资源,形成“省级平台+区域试点+龙头企业”的协同模式。

02

多地掀起资源循环集团组建热潮

河南并非个例,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多地都已积极行动起来,组建资源循环集团的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涌动。

上月底,由济钢集团全资控股的“济南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在济南注册成立。天眼查App显示,济南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注册地址为历城区工业北路21号济钢物流办公楼。该公司经营范围涉及的一般项目主要有:再生资源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固体废物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生物质燃料加工等。此外,该公司经营范围涉及的许可项目主要有:报废机动车回收,报废机动车拆解,报废电动汽车的回收、拆解,船舶拆除,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等。

从上述经营范围不难看出,济南资环做的是“变废为宝”的生意。从“炼钢”走向“炼金”,有业内人士将济南资源循环有限公司的成立解读为济钢集团布局循环经济落下的又一重要棋子。在济钢集团循环经济业务板块中,现已有一家年营收过百亿的公司——济钢城市矿产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作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废钢加工及配套贸易企业,济钢城市矿产公司也是济钢集团一级子公司,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再生资源加工及配套贸易。

除了济南市属企业之外,山东省属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方面此前也有动作。4月3日,“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循环资源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资源循环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4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旗下9家专业化子公司同日宣告成立,其中5家落子天津,涵盖设备资产管理、塑料再生利用、动力电池回收、机动车循环经济及绿色科技研发等领域。同时,有色金属投资板块落户杭州,电子电器业务扎根深圳,新能源科技与绿色纤维产业则分别布局南京、无锡两地。至此,一个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国最发达经济圈的产业网络形成。

除此之外,一些市县级资源循环公司也崭露头角,2024年12月23日,莆田市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获批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资源循环集团。2025年1月17日,江西绿循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进贤县挂牌成立,这是江西省首家国资系统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03

循环经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各地资源循环集团的密集落地,标志着中国循环经济进入“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显示,中国到2025年要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5万亿元。

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达40774.4亿元,同比增长13.1%。由此测算,实现“5万亿”目标,产业规模仍需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

此外,中国推出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2023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36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专家表示,这代表闲置消费在循环经济中有巨大发展空间。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到2030年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近10万亿元,理论上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24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循环经济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免责声明:
此内容系来自互联网,不代表爱玖库赞成此内容或立场。以上信息均由爱玖库(www.aijiuku.com)收集报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kefu@aijiuku.com)删除。